【中片幅菲林攝影師】居台港人 Kim 的輕生活與人像攝影
1在這個時代,很少人會接觸中片幅菲林。這次很幸運邀請了居住在台北的菲林攝影師 Kim 來使用我們的 LomoChrome Turquoise ISO 100-400 120 藍調特效菲林 、 LomoChrome Color ’92 ISO 400 120 彩色負片 與 Lomography ISO 800 120 彩色負片 !他也分享了一些人像攝影的心路歷程,大家千萬不要錯過~

Hello Kim!歡迎來到 Lomography 網上雜誌,請自我介紹吧!
Hello 我是 Kim, 比較熟的朋友會叫我老金。
18 歲時到台灣念大學,畢業後就留在台北工作生活。20 多歲時買了一部 munilux 定焦傻瓜機,開始了攝影的生活。
可以和我們分享你的攝影故事嗎?你是何時開始使用菲林拍攝?你本來是在香港生活,為什麼會在台灣開始拍攝人像攝影呢?
大學時期同學有拉我到攝影社團,並提供免費的 Nikon FM2 來誘惑我。但我拒絕了,因為那時候當了動漫社的社長,沈迷在亂馬 ½ 中。
這次很開心能夠請你使用 120 菲林 (Lomo800 彩色負片、LomoChrome 92 彩色負片與 Turquoise 特效菲林),你分別用它們拍攝了些什麼呢?
A: LomoChrome Color ’92 ISO 400 120 彩色負片
拍攝場景是朋友的店 reopening。室內自然光,紀實的拍攝。拍攝的效果感覺色彩有點 mute,有點收斂有點懷舊。
B: LomoChrome Turquoise ISO 100-400 120 藍調特效菲林
本身拍攝特效菲林的經驗不多,菲林洗出來有點 surprise。當天是高雄的朋友到淡水來找我,是個大晴天戶外人像拍攝。濃濃的藍調給人一種異世界的感覺,感覺在室內鎢絲光源底下會有另一番情懷。下次有機會再嘗試。
C: Lomography ISO 800 120 彩色負片
感覺是一支比較傳統的彩色負片。發色比較濃厚 full body。跟主流的日系色調風格不同另有一番歐美風味。拍攝場景是朋友的自然光攝影棚,主題是人像拍攝。
Lomo800 是呈現鮮豔色彩的彩色負片,LomoChrome 92 是我們全新推出的彩色負片,可以呈現復古唯美的色調,而 Turquoise 則是將畫面中的顔色變成不同深淺的藍調,在這三卷菲林中你最喜歡那個菲林呈現的效果?為什麼呢?
三隻中我會挑 Lomography ISO 800 120 彩色負片 作日常室內自然光使用,喜歡它厚重的色調帶來的 viscosity。跟我本常使的柯達及富士負片很不一樣。
另外我也會嘗試用 Turquoise 在室內鎢絲色溫低光源的情境拍攝人像。期待藍調的色調與低溫的神奇交互作用。
中片幅相機對很多人來說都難以駕馭且很難作為隨身機拍攝,作為 120 菲林相機的用家,它對你來說又有甚麼魅力令你繼續拍攝 120 菲林呢?
的確,我常用的 120 相機有 Bronica 6x6 及 TLR 6x6。機身都有點重量,要帶出門需要有點決心。但中片幅菲林所呈現出多樣的階調性是小菲林不能比擬的。另外作為機械控我我,120 相機使用起來的手感也是讓人著迷的所在。
知道你的作品主要集中在人像攝影,為什麼選擇拍攝人像作品呢?可以跟我們分享你的拍攝靈感嗎?
我在 2011 年的時候有跟朋友合作開了咖啡店當作副業。期間吸引了一些人像攝影師網拍攝影師到店裡聊天交流。所以攝影的方向從前期用 minilux 拍攝紀實,到後來慢慢走上人像拍攝的軌跡。新冠疫情的三年間因不能出國的關係,再加深了人像拍攝的頻率及深度。註:咖啡店在2018年已頂讓換人經營。
由於新手大多都使用 35mm 拍攝,不太熟悉中片幅攝影,請給初次使用 120 菲林的用家一些使用上的建議吧!
一定要找對師傅帶入門,因為 120 相機在裝菲林階段就困難重重。沒有老司機拉著手教你裝菲林迴菲林走完整個 workflow。自己也要下定決心每星期每月都要拍攝培養手感。加上光圈快門景深等等的基本功,都是要靠有耐心的前輩帶領。我攝影這條路算無師自通,也玩多系統多片幅數位加類比。一路跌跌撞撞不容易也繳了不少學費。找到對的師傅幫你省下不少的錢跟時間。我有幸在 2013 年有日本攝影師帶我入門。我第一部 120 是 Pentax 67。裝菲林超難。
請在這次拍攝的照片中挑選一張你最喜歡的菲林相片及告訴我們你喜歡的原因吧!

模特兒回眸的眼神很棒。
最後,感謝 Kim 的用心分享!有興趣 120 菲林的 Lomographers 可以參考 Kim 的分享並且繼續留意他的 Instagram 去了解更多關於台灣菲林攝影和 120 菲林的更多資訊!
written by kaheihung on 2024-03-16 in
未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