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moChrome - Metropolis & Turquise & Purple 】建築師 OK Chan:我相信最好的相機,便是剛好在手的那一部。

建築師 OK Chan 認為攝影與建築有著截然不同的性質,而手握相機的那一刻,正是她在忙碌日常中最自由和自在的時光。在這次的攝影旅程中,她選擇了 LomoChrome Metropolis 120 冷色調負片 , LomoChrome Turquoise ISO 100-400 120 藍調特效菲林LomoChrome Purple ISO 100–400 120 紫調負片 三卷比較具實驗性的菲林去拍攝。一起來看看她的菲林美學和故事吧!

©️ OK Chan | LomoChrome Metropolis 120 冷色調負片

Hello @reddrecordd!歡迎來到 Lomography 網上雜誌,向大家介紹一下自己吧!

你好!很感謝是次的邀請,我是 OK Chan,是一位在香港長大的建築師。在 2010 年我擁有了我的第一部 35mm SLR,亦是在那時起開始樂此不疲的從 35mm、 中片幅到大片幅的菲林世界裡遊走。
我很喜歡探索並使用不同的經典相機,因為它們的設計背後的都有一套獨特的設計哲學,影響了我們觀看和拍攝的方式。

不過,我並沒有最偏好的相機,我相信最好的相機,便是剛好在手的那一部。
©️ OK Chan | LomoChrome Metropolis 120 冷色調負片

你開始攝影的契機是甚麽呢?有沒有特別的故事或人物影響了你?

會開始攝影的原因是因為小時候很怕被攝,而避開大合照的最佳辦法便是當攝影的那個。所以很自然而然的便在學校裡負責揸機、拍照和錄影。接觸到菲林是因為在 Flickr 裡看到一些很好的作品,而後來發現它們都是以菲林拍攝的,而當中的溫度和感覺都和數碼很不一樣,特別是大片幅的作品,令我很是著迷。

影響我很深的並不是一些很經典、世界知名的攝影師,而是香港早期一些來自不同國藉和背景的 Flickrer,他們都影響了那時還是很年輕的我。那時我才知道原來我們的每天日常、人來人往對於外國人原來是這樣有趣的。另一個影響了我很深的是在中學時期就已經很喜歡鄭中基,他拍的照片不需要很宏偉,就只是一種日常,但又很 cinematic,很引人入勝。

而喜歡的攝影師有很多,最喜歡的是 Elliott Erwitt ,他有很深刻銳利的社會洞見,我尤其喜歡他的黑色幽默。我亦很喜歡 Eugene Smith ,很瘋狂的很偏執的一個人,但我總覺得他的暴烈下有一份很深的溫柔。

©️ OK Chan | LomoChrome Metropolis 120 冷色調負片

攝影對你而言是甚麼?它在你的生活中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

另外,攝影和建築的性質很不一樣,建築從構思到落實的時間性很長,亦涉及了很多人和事。而攝影相對私人,拿著相機的片刻總是我在忙碌日常裡最自由和自在的時光。

©️ OK Chan | LomoChrome Turquoise ISO 100-400 120 藍調特效菲林

如果要用三個詞語來形容你的攝影風格,你會選擇哪些詞語?

Rumination,Introspective,Everyday。

你在這次拍攝中最喜歡的照片是?原因是甚麼呢?

我最喜歡這兩張用 LomoChrome Purple 拍下的照片,兩張拍下的都是我很熟悉的城市景觀,在粉紫色的色調下很有一種身在異托邦的感覺,平日這個景像對我來說總是行影匆匆的,這回卻歲月靜好。

©️ OK Chan | LomoChrome Purple ISO 100–400 120 紫調負片

你在這次的菲林都是自家沖洗和掃描,你平時也較偏好自己沖洗嗎?

對的,如果時間許可,都希望能自己沖掃自己的菲林,不管是黑白還是彩色,35mm、120 還是 4x5。我很喜歡沖洗菲林的過程,雖然那是我很不擅長的領域,要份外小心和專注的去做好每一步驟,但亦因如此,我從中學習到更有條理更具系統的由零開始的去做好一件事情。每一次看到影像浮現的一刻,總是很興奮。

你這次選擇了中片幅(120菲林),能分享一下為什麼會選擇這種格式嗎?它在你的創作中帶來了甚麼不同的效果?

讀書的時候要看 Charles and Ray Eames 的 "Powers of Ten",不同的 Scale 會有著不同的視野和角度,會有著不一樣的細節呈現,而不一樣的題材也會影響了我所選擇的片幅和格式。

對我而言,中片幅雖然沒有 35mm 的輕便和隨意,但有更豐富的細節和層次,對於今次所拍下的題材(主要是城市裡的景觀)更為合適。而另一個原因選擇 120 是因為 120 能有 6x6,6x7 或 6x9 的選擇,比起 135 的表達方式更為多樣。

在拍攝過程中,有沒有特別的瞬間或故事讓你印象深刻?

我很久沒有夜行中環,今次漫遊細看之下,中環似乎跟記憶中不一樣,發現中環的午夜好像寧靜了很多。可是儘管城市變遷,總有一些東西還在,例如是這個大排檔,深夜看見它還在營業感覺很熟悉,

今次拍攝用了 LomoChrome Metropolis 120 冷色調負片、 LomoChrome Turquoise ISO 100-400 120 藍調特效菲林和 LomoChrome Purple ISO 100–400 120 紫調負片,你認為三卷菲林有甚麼不同?

三卷菲林都是變調了的彩色負片,而顏色所帶來的視覺衝擊力很強,所以三卷菲林自身都有其定調了的一種情緒。LomoChrome Metropolis 是我最熟悉的菲林,其冷冽的調子很適合拍攝城市和街拍,尤於香港這個很急促的都市環境。LomoChrome Turquoise 和 LomoChrome Purple 在 ISO 100-400 中都會有著明顯不一樣的顏色色階,前者在不同光線環境底下的橙和藍調的對比都很不一樣,後者則是有著從粉紅到紫的變調,超乎我的想像。

©️ OK Chan | LomoChrome Metropolis 120 冷色調負片 | LomoChrome Turquoise ISO 100-400 120 藍調特效菲林 | LomoChrome Purple ISO 100–400 120 紫調負片

你比較喜歡哪一卷?為甚麼?

三卷菲林都用了不同的相機去拍攝,都有很不一樣的感覺,不同的驚喜。如果只能選擇一卷的話,就是 LomoChrome Purple,因為有好數張相都是我很喜歡和意想不到的。

©️ OK Chan | LomoChrome Purple ISO 100–400 120 紫調負片

你有為這三款菲林分別構想特定的拍攝主題嗎?如果有,可以分享一下嗎?

有的,LomoChrome Metropolis 是我熟悉的菲林,我認為它很適合於街拍,我亦是有意識的去拍下一些熟悉的街景。我用了 Rolleiflex TLR 去拍攝,它是一部有親和力的相機,讓我更容易拍攝到很日常、很平凡的畫面,這些 everyday life 亦是我一直在探索的。

©️ OK Chan | LomoChrome Metropolis 120 冷色調負片

LomoChrome Turquoise 和 LomoChrome Purple 都是我未使用過的菲林,之前一直有看過別人以 LomoChrome Turquoise 拍下的照片,它的變調很是有趣,所以想拍下一些更抽離更少人群的城市面貌,所以到了海旁沿岸拍攝,主體有更多的海港和自然景觀。

而 LomoChrome Purple 則較為簡單和直接。我一直在紀錄太古坊的轉變,它是我自身工作負責的項目,亦是我每天必然經過的地方,所以有很深的情意結。所以我是在嘗試看看,轉換了另一個色調,它的面貌又會是如何。

©️ OK Chan | LomoChrome Purple ISO 100–400 120 紫調負片LomoChrome Turquoise ISO 100-400 120 藍調特效菲林

未來有甚麼攝影計劃和想嘗試的風格嗎?或者任何想跟 Lomography 社群分享的話!

上年在光影作坊裡跟 Bobby Sham 學習大片幅的攝影,箇中的學問很多,我需要更多的時間去領會和實踐他所分享的知識和經驗。我希望未來能投放更多的時間在大片幅和銅鏡裡,並建立一個適合和屬於自己的大片幅系統。

此外,在六月底到七月初我會在天后一間咖啡店辦一個很簡單的個人展覽,主要是覺得菲林還是應該放大出來慢慢的看,畢竟我們現在都習慣了在手機裡看照片,很難看到應有的細節。再者,相比起在 gallery 裡的精緻,咖啡店裡的悠閒是我所嚮往的。


感謝 OK Chan 的用心分享!歡迎到她的 Instagram 了解更多她的精彩作品!

written by echo_ on 2025-05-20 in

更多有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