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mo'Instant Automat 即影即有相機】影像劇場創作者竺諺民 @chukyinman 發掘城市中為人所忽略的空間
1 Share Tweet攝影與表演,皆作為創作媒介,若簡如以二分法劃清兩者的關係,那不就忽略了其中的共融性與可能性?這次我們很高興邀請了 竺諺民 @chukyinman 為我們談談表演與攝影,兩者是如何相互影響又相互實踐的。對他來說,與其稱他為是攝影師,他反而對於將自己理解成影像劇場創作者 image maker 比較自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這次的作品吧!
Hello!歡迎來到 Lomography 網上雜誌,向大家介紹一下自己吧!
大家好,我是竺諺民。不同的朋友會以不同的稱呼來認識我,所以情況有點複雜。直到大學為止,認識我的人都會稱呼我為 Edwin,直至同期開始接受表演訓練,誤打誤撞之下就出現了 「民仔」 這個名稱。現在有人叫我 Edwin,反而會讓我有種親切、鄉愁的感覺。所以無論怎麼稱呼我都可以,你也歡迎直呼我的全名,我們沒有什麼年長輩份的區別。
每個圈子的朋友都會誤以為我在另一個界別發展,但通常我並沒有刻意想要進出某些圈子。反正各行各業的人都可以互相欣賞、吸收對方的知識和視角。比如,從事藝術的會閱讀財經雜誌,從事財經的也可以看 Lomography 網上雜誌。
如果要正式介紹,我在 2018 年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近年專注於攝影及劇場藝術創作,對地方、日常物及記憶等題材很感興趣。現在亦是一名全職劇場演員 (雖然這只是一個職稱) 。
你有攝影的習慣嗎?
我不是那種每天帶上相機都可以有所收穫,長期處於高產量狀態的攝影師。儘管偶然因為工作探訪外地,卻不常對自己陌生的人文風景 (例如那些充滿異國風情的地標) 產生興趣,有想要拍下它們的意欲。記得大學的攝影老師曾跟我分享,要找到適當距離,在自己所身處的城市進行影像創作是很不容易的。
恰巧,我從那時候逐漸習慣在城市中普遍卻容易被忽視的近郊地方四處遊蕩,特別是重訪那些我生活周邊的地方。在不同狀態、時間、季節重複到訪這些地方,我找到切入解讀和觀看這個地方的不同方法。
攝影對你而言是⋯⋯
剛從大學畢業時,因為選擇的創作媒介之複雜,我常常不知如何向別人介紹自己的作品和身份。與其說自己是攝影師,我偏向理解自己為影像 (當然還有劇場) 創作者(image maker)比較自在。影像如何被生成的過程及其影響力,是我很關注的題目。
每當談及自己的影像創作的類型時,如果形容為風景攝影,又似乎會帶來某種期望落差。所以我後來想到,對我而言,我的影像主題(subject matter)是「地方」、「空間」,而非單純的風景。攝影正是一個讓我打開身體覺察,在別於生活日常的語境下,探索當下身處之處的過程。
你認為表演與攝影,作為傳遞訊息的媒介,兩者如何相互影響?
我記得我早在升中學的那個暑期,就擁有了自己的第一部相機(那是摺疊手機還未普及的年代) ,那時便開始接觸攝影。但真正學習鏡頭藝術是在大學的攝影課,學習如何通過這幾片玻璃觀看世界。這剛好也是我開始有系統地接受表演訓練的同一時期。正因為我的劇場訓練和表演經驗,我必須常關注人 (表演者) 與空間 (舞台) 的關係,也就是所謂的打開感官 (open your senses)。
大學畢業那年,我正忙於參與一個本地劇團——綠葉劇團的巡演作品《爸爸》。就在那個大夥兒一腳踢創作、演出環境中,我首次嘗試為演出拍攝劇照。過程中我逐漸學習影像如何與演出產生互動。除了捕捉表演者的純粹表演之外,也探索如何通過影像呈現整個劇場空間。這也許是我第一次嘗試以導演的角度,去觀察和記錄演出的整體效果,並通過影像構建出一個又一個影像片段和段落。在自己的影像創作中所理解的空間,似乎就是從那時開始,通過在劇場、攝影的實踐,慢慢建立起來的。
這次拍攝有特定主題嗎?
這次的拍攝是從選擇一個特定的場景開始,也以此回應最近自己生活的轉變—— 搬遷工作室。因而,我來到一個在過往多年,因着不同學習和工作需要而常到訪的葵涌。我對這裡似乎熟悉,但其實過去只因日常生活中各種功能需要匆匆經過,未有真正身處其中。因為這次機會,我開始在這片空間中建立屬於自己的書寫。
拍攝的前半部分 (深夜、戶外),我嘗試讓自己成為異鄉人似的,無所限制地遊走於這些生活場景,在特定時間之下不要管自己要走到哪裡,就一直讓自己「曝露」在這個空間中。接着,在拍攝的後半部分 (日光、室內),我嘗試沿用同樣的工作方法,在工作室內進行拍攝。恰巧工作室外就是我的作品中經常出現的公路、城市景觀。我嘗試隔著那些玻璃幕牆、窗簾,找出一種複合的視覺處理,試驗讓這些視覺元素互動的可能,當中也帶來一些自己也意想不到的效果呢。
有別於自己慣常使用的數碼攝影器材,這次我嘗試放下一些既有的框架(例如:可控的構圖、水平、曝光等),在沒有改變自己想要拍攝的主體下,試驗這次使用的 Lomo'Instant Automat 相機的能耐。即影即有相紙有其採光寬容度,不同於數碼或膠片相機的顆粒感。有別於數碼或菲林相機的顆粒感下,如何使用相對相對平滑、光暈較強的效果,捕捉到捕捉到這些相對昏暗、模糊的景象,是這次與過往拍攝最為不同的地方。
你在這次拍攝中最喜歡的照片是?
這次拍攝的下半部分,我被這個城市景觀吸引,於此幾乎耗盡了一整盒相紙。探索在這台相機有限的設定選項下,可以如何捕捉到這個景象的不同面貌。令作品呈現與智能手機或數碼相機不同的效果。最終,在陰晴不定的那天,我捕捉到了這片陽光剛好灑在窗簾上的瞬間,與後面的城市景觀相互映襯,為這次拍攝作一個圓滿的總結!
看到這次拍攝都沒有出現人像,是你的攝影風格嗎?
那個拍攝的夜晚,我猜想我是 (半故意地) 避開人群,然後從觀察公園裏那些「空的椅子」開始,延伸至椅子以外的日常物件上的紋理、質感,嘗試感受它們所身處的空間。
回顧多年來的攝影計劃,的確我通常都有意地將空間中常見的人剔除。開初只以為是想呈現某種安靜、親密的氛圍,或從一個較為抽離的角度進行拍攝,但後來想到,這也許與我在大學時接觸到20世紀末的德國 Deadpan Photography(冷面攝影)思潮有關,以及後來遇上的的一本攝影集 "1972: Nakagin Capsule Tower" 有關。在那攝影集中,攝影師 Noritaka Minami 記錄了建築師黑川紀章在七十年代設計的「中銀膠囊塔」內的生活空間,亦用上了近乎一式一樣的方法記錄在大廈清拆前尚有人居住、已經空置、的單位的生活軌跡。那些相片中沒有出現過任何一個人像,卻呈現了一種強烈的空間想像,反映這些單位的歷史和未來。
所以,我也希望透過這樣的方法,讓影像不被恰巧出現的人物所影響,讓觀眾變相產生對影像的聯想和想像。反而退後一步,從這些空間入手,通過鏡頭的凝視,發掘城市中為人所忽略的空間,並從中探索事物及其環境的關係。
對 Lomo'Instant Automat 的第一印象是⋯⋯
普遍而言,即影即有相機不像數碼相機般容易在拍攝人像及風景之間進行轉換。剛用上這相機,要在戶外拍攝的我,實在也會有點手忙腳亂。但我相信攝影師尋找跟相機配合,屬於自己、獨特的方法,肯定會是一個很有趣的過程!
你最喜歡 Lomo'Instant Automat 的功能是⋯⋯
當然是這部相機非常完整的鏡頭配套、模式選擇。如果你是喜歡多嘗試不同焦距、效果,又喜歡即影即有的未知及質感,以至想要實驗不同拍攝風格的攝影師,這部相機就真的可以一次過滿足你三個願望了!
你是否有即將開展的項目或計劃,可以與我們分享嗎?
近來我正籌備一本即將出版的攝影小誌,名為 《你在何處?》(Where Are You A Local?)。這是一個始於2022年底、涉及英國和香港兩地的交流項目的延伸計劃。小誌收錄了我在曝光不足的環境下拍攝的黑白膠片作品,以及另一位香港影像藝術家Terry Ng 跟他的女兒一同用上小朋友相機拍攝我們各自「本地」的嘗試,藉此以影象回應「你是哪個地方的人?」(Where are you a local?)這個問題。
我們以影像、文字及其他媒介展開對話和交流,分享想法,探索我們各自的 「本地性」(locality)。英國版小誌已經在六月出版,延伸發展的香港版本也將於九月出版,歡迎大家密切關注出版社 Silvergrass Press @silvergrasspress 、以及我和 Terry @terrynghh 的 Instagram 帳號!
感謝 Edwin 用心的分享!對於如果想了解更多他的故事,可以到他的 Instagram 看看~
written by songleung00 on 2024-08-27 in #gear #people
未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