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 FRIDAY《十二》音樂計劃 —「很單純地喜歡音樂,所以就一直創作!」
3 Share Tweet對於喜歡的事情,你的熱情能維持多久呢?6 年前的 5 月份,音樂製作人 INK 開展了 BEAT FRIDAY 的音樂活動,以音樂記錄每個星期的心情及感受,並在星期五分享至社交平台。時至今天,INK 仍然堅持著這個計劃,也許已漸漸成為他的習慣、他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從 2022 年 11 月開始,計劃發展成為名叫《十二》的企劃,由不同單位的音樂人及藝術家一起合作,創造代表他們的獨特作品。這數年的時間和努力引證了 INK 的一句話:「如果很愛一件事,就會很自然去做了,不需要偉大的理由,只是很單純地喜歡音樂,所以就一直創作。」
在其中一個月裡,BEAT FRIDAY《十二》團隊成員以 Lomography 的 LC-A+ 35mm 菲林相機、 LomoApparat 菲林相機 、LomoChrome Purple 35mm 紫調負片 、 LomoChrome Metropolis 35mm 冷色調負片 、 Lady Grey ISO 400 35mm 黑白菲林 及 Lomography ISO 400 彩色負片 作為一個照片的紀錄,讓我們有機會一起窺探他們的拍攝音樂創作過程、花絮及生活日常!

請介紹一下 BEAT FRIDAY 的音樂計劃!
INK 自 2017 年 5 月起,逢週五發表新作品,他透過每星期五於網上發表的新作品,記錄該星期身邊發生的喜怒哀樂。 BEAT FRIDAY 的音樂從一個 BEAT 開始,發展出 Hiphop、Elec-tro、Trap、House 等的歌曲而不受單一風格所限,歌曲當中亦經常採樣各種經典的音樂和聲音。
2022 年 11 月開始的《十二》企劃,是一個為期一年的實驗,由編劇、歌手、填詞人、畫家、動畫師等不同單位,以「BEAT FRIDAY」為起點,拼湊出不同的作品。
BEAT FRIDAY 創作單位
- 主唱/作詞: 蔡紫晴 (Choi Tsz Ching)
- 編劇:波盛 (Ballshing) 、 鄒攝 (Zip)
- 封面設計:古本森 (Benson Koo)
- 動畫:Jonathan Kan
- 現場視覺 (VJ):Chao Chan
- 監製:INK
是什麼讓你們一直堅持創作音樂呢?你們想通過音樂來傳達什麼訊息呢?
INK: 我並沒有什麼訊息要傳達,每個人對不同的作品都有不同的理解,就留空間給觀眾/聽眾自己去消化。
Zip: 與其是訊息,用「體驗」二字應較為貼近我自己的想法。希望帶給大家一種香港比較少,但在世界上並非非主流的多媒體感官體驗。
若然你對事物有既定想法,由我們來打破它;若你以「白紙」的狀態來欣賞我們的創作,讓我們來填滿它。

從 12 月至 1 月的創作過程及日常生活中有遇到一些難忘的事情嗎?
Zip: 每個月的 EP 及創作都由 INK 的 beat 起題,再由我及 Ballshing 以 beat 去創作及續寫故事,我本人在 EP 推出的一剎,才知道 Ballshing 續寫故事的內容、Choi Tsz Ching 的歌及詞,以及 Benson 的封面設計。
雖然都以同一個 beat 作起點,但每人的成品有時鬼馬牛不相及,但有時會心有靈犀的聯繫在一起。所以每個月都是緊張又興奮。
請分享使用 LC-A+ 35mm 菲林相機 的使用心得!
INK: LC-A+ 35mm 菲林相機給我的感覺是很隨性,所以最首先是拍照時不要想太多,嘗試用直覺去拍,拍出到的會更好效果。(當然要經常練習吧!)LC-A+ 的大小剛剛好方便隨身攜帶,可以隨時拍攝!所以一定要隨身攜帶。
請分享使用 LomoApparat 菲林相機 的使用心得!
Chao: 這是我第一次帶著很多不同的濾鏡附件用菲林相機拍攝, 我希望可以儘量用到所有濾鏡看看它出來的可能性。聽著 BEAT FRIDAY 的音樂走到街上拍攝,順著音樂找了一些較舊較有質感的地方,我特別喜歡那些像萬花筒的效果,有亦虛亦實的感覺。此外,這相機很輕巧,用起來有點像玩具,也真的是很方便帶著它上街,也增加了我想拍更多照片的動力。
LomoChrome Purple 35mm 紫調負片 及 LomoChrome Metropolis 35mm 冷色調負片 兩卷都是特效菲林,你認為這兩卷菲林適合拍攝什麼風格的照片?
Chao: LomoChrome Metropolis 冷色調菲林頗適合拍攝舊物和建築 (這次沒有試過很多人像,有望下次再試!)
INK: LomoChrome Purple 對紅色的反應很大,或者應該說是加強原本已經鮮艷的顏色。有趣的是,最後相片卻反而沒有很鮮艷的,應該很適合拍攝舊建築及人像。
這次你在 Simple Use 即開即用相機 重新上卷 Lomography ISO 400 菲林 呢!能分享你的拍攝體驗嗎?
Choi Tsz Ching: 實不相瞞這是我第一次用菲林相機拍攝,所以我請教了一位朋友,問他用甚麼適合我呢?剛好他手上就有這一部相機。他說用這部相機時,只要你覺得不太光,開著閃光燈就可以了,所以這一輯相片全都開了閃光燈⋯⋯還好還是真的能拍出來,在沖掃出來之前一直很擔心沒有成品,或許這就是初拍菲林的樂趣。
這次你們以 Lomography ISO 400 菲林 在日與夜進行街拍,感覺如何?
Jonathan: 日間拍攝,是把對拍攝的對象、景物那一刻感覺記錄、表現出來。第一次試雙重曝光時像玩 collage 將兩個畫面像拼圖般堆砌起來很有趣。而晚間拍攝很不同,時間好像被拖長,拍攝時要在心裏倒數三四秒。而那三、四秒的燈、車、行人濃縮成為一格,這樣說好像很浪漫。像在說晚間拍攝拍到的東西應該比日間更多,但又應該不是。特別是菲林拍攝,無論是一秒或三四秒或十秒用了多久都好,專注的地方應該是能否將拍攝時那段時間、決定按下相機快門之前、我的想法在相片中捕捉並呈現。
Zip: 因為第一次用手動對焦的菲林相機,作為超級新手,對焦都花了很多時間。誠然,日間陽光充足,對焦定比晚間方便和容易(雖然偶有失焦⋯⋯笑),所以日間會以不動的景物 / 人為主。拍出來的感覺和效果與相像中差不多。晚上則有趣多了,夜燈和霓虹光管令相片的質感更不同。而相片也是光學原理,晚燈、快門、光圈、感光度等不同組合下產生的反應,十分有趣。
你比較喜歡以彩色還是黑白色調菲林進行拍攝?為什麼?
Benson: 因為現實太多顏色,黑白色好像能讓自己眼睛休息一下,還有因為個人懶於選擇顏色。
Ballshing: 黑白。因為很多瑕疵在黑白的世界都變得沒有那麼著跡,而且黑白天生就是濾鏡般的存在,任何東西都立刻變得有格調。像我這種對美學沒有研究的人,也能拍出有質感的照片。
能分享最喜歡的照片嗎?
INK: 拍攝這筒菲林的一個月剛好因為某些原因搬到西營盤暫住,而這三張都在每天出入的街上拍的,都是一瞬間的感覺,紀錄了那個月的自己和身邊的人。
Ballshing: 我最喜歡的這張照片完全是一個意外(雖然我整輯相片也是一個意外)。根據團隊成員的解釋,由於機件較舊導致無法順利拉動菲林,令相片出現多重曝光的效果。而這張剛巧能清楚見到電台「ON AIR」的燈牌在正中間,周邊則隱約被其他事物包圍,很有一種「我在電台的日子」的意象。

Zip: 週日的露天排檔,防疫裝備十分充足的小販檔主,唏噓的背影,目光呆滯地望著冷清的步行街。這是 3 年來小販們的寫照⋯⋯希望未來拍不出這類照片。

想對一直支持你們的人和團隊成員說的話:
INK: 致支持我們的人:「下場演出見!」致成員:「雖然時間只是概念,但 deadline 是真實的!」
Zip: 成員們,我會準時交稿和睡得充足一點。支持的我們的朋友,繼續見證我們的進化吧。
你們未來有什麼計劃?
INK: 完成餘下的《十二》,然後準備「十二」的終極展覽。
感謝 BEAT FRIDAY 各成員的用心分享和拍攝!能與一班熱愛音樂的同伴一起奮鬥,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呢!如果你對 BEAT FRIDAY 的音樂計劃有興趣,可以到他們的 Instagram 了解更多。

written by nikkicheung on 2023-05-14 in #gear #culture #people
未有留言